本文轉載自 Leon 的網誌
最近我們在公司內啟動了一個新的計劃 — — 鼓勵所有同仁建立自己的網誌,在上面分享自己工作上的心得筆記,或是自己個人的 side project,抑或是更廣泛的資訊產業觀察、應用等的文章,在鼓勵同仁寫作的同時,在公司的網誌上我們也打算曝光在更多的平台上,因此一輪的寫作平台的比較就開始了。
寫作平台的抉擇
在挑選曝光平台的抉擇上,因為人力畢竟是有限的,實務上不可能在每個平台都曝光,從 20 年前的 Blogger 到現在當紅的 Medium 都評估一輪後,再回到我們想增加公司文章曝光的初衷,我們先把寫作平台分成兩類:
- 有編輯經營的,也就是在平台首頁有編輯(不論是人腦還是電腦)選文的。這類的平台包括 Medium、探路客 Timelog、方格子 Vocus、Matters、Wreadit、uMedia 等。
- 沒有編輯經營的,也就是平台首頁僅作為介紹平台功能之用,沒有編輯選文的。這類的平台大約都較早期,包括 WordPress.com、Blogger、Tumblr 等。
至於痞客邦和隨意窩 Xuite,雖然他們也有編輯選文,不過一開始就不在考慮的名單內,因為那版面實在是不忍直視⋯⋯。
站在公司網誌的立場,我們比較偏好有編輯的平台,這類平台通常也具備某種程度的社交元素,讀者可以對你的文章表示喜歡(讚/星星/愛心)以及訂閱你的文章的功能,訂閱後有新文章刊出還會出現在讀者的首頁上,有機會讓我們的文章得到更好的傳播性。反之沒有編輯的平台就只能視為「網誌代管平台」,和自架差不多,傳播的管道只有粉絲團和 Google 的自然/付費流量。
以有/無編輯來做完初步的篩選之後,下一輪我們來比較他們的單篇文章閱讀介面,下文都會站在一個公司網誌的觀點來評論各家平台的特點。
Medium
Medium 是這波「新・寫作平台」的領頭羊,它是業界標竿,也是下面其他平台比較上的基準,仔細比較下來可以發現,Medium 的確是在平台、作者、讀者間的平衡抓得最好的平台,不論是版面設計或廣告的呈現樣式都在三方間做到很好的體驗,具體的差異可以看下面各個平台的比較。
探路客 Timelog
探路客大概是這批寫作平台中最年輕的,最近也一直在 FB 看到他們的廣告,也和 Medium 最相似,這樣的相似在我們看來是好的,因為下面的其他平台或多或少都添加了某些我們不太喜歡的元素,這些元素對於像我們這樣是要做「企業網誌」取向的網誌來說是有顧慮的。
方格子 Vocus
方格子的頁面最上方有兩行導航條,第一行導航條有著「主題徵文」與「方格人物」的站方活動,第二行導航條則是站方的文章分類。這兩行導航條的作用都是為了吸引讀者到「別人的網誌」閱讀其他文章,站在作者(不論是個人或是公司)的角度來看,這兩行導航條的存在會讓讀者隱隱約約覺得作者只是方格子這個大網站內數千萬個作者的其中之一,讓作者以及文章變成方格子的附屬的存在,就好像方格子是一本線上雜誌,導航條內的分類相當於分類專欄,而作者只是方格子的專欄作家,這也就是我們認為 Medium 和探路客較優秀的所在 — — 他們並不過度強調寫作平台的存在,你的網誌就是你的網誌,而不用附帶著幫平台導引讀者的功能,即便讀著們很清楚眼前這個網誌是使用 Medium 的服務。
Matters
Matters 的版面較為與眾不同,呈現三欄式設計,左邊的「發現」和「追蹤」都是提供給讀者的功能,做用同樣也是導引讀者去看別人的文章,與方格子的導航條有同樣的屬性,同樣地,站在企業網誌的出發點,我們覺得這樣的元素是不適合的。
在中欄的下方有鼓勵讀者登入的區塊,這個區塊的文字令人感到疑惑,在 Matters 看文章是不需要登入的,不知道為什麼吸引讀者登入的宣傳標題會寫上「看不過癮」?另一方面,寫作平台真正要鼓勵註冊的對象應該是作者,越多的作者才有可能有越多優質的文章,才有可能吸引到越多的讀者,寫作平台作為一個同時服務作者和讀者的中間者,它要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先擴大供給,再以足夠豐富的內容向讀者推廣,才有可能走向正向循環,類似的中間者角色還有遊戲機和房仲,遊戲機是靠遊戲大作來吸引玩家,房仲是靠多房源來吸引買家,他們都是先培養供給端再推廣給需求端的商業型態,而 Matters 卻在版面上大打著鼓勵讀者加入會員的廣告,令人不解。
Wreadit
Wreadit 是富盈數據新成立的寫作平台,除了版面向 Medium 致敬外,經營的方向看起來和既有的 ZiMedia 差不多——歡迎作者把 Wreadit 當作第二個家。
Wreadit 版面也很乾淨,但內文中會穿插廣告,以及最上方的全站導航條元素給我們一樣的顧慮 — — 作者只是平台的專欄作家,而不是作者自己的網誌。
uMedia
uMedia 是聯合報 2019 年成立的寫作平台,版面最上方有著簡單粗暴的大橫幅廣告,緊接著的是全站導航條。
現在都已經有很成熟的文章內廣告或版面內廣告了,不能理解為什麼 uMedia 要在最上面放一個這麼突兀的大廣告(數據上顯示突兀的廣告點擊率會比較高?)。
顯而易見的,uMedia 有著搶眼的廣告和全站導航條的負面元素,不過聯合報身為全台灣前十大的網站,uMedia 的傳播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在 uMedia 的文章,是有可能會被選入聯合新聞網的。
總結
在以「企業網誌」為出發點,評估寫作平台時,我們比較重視的元素是在我們的網誌內希望能呈現的是以作者為主體的版面設計,而不是令人感覺這只是平台內的某個作者的一篇文章的感覺,如果以電商網站來比喻,我們比較喜歡看起來像是獨立商城而不是附屬商店,以墊腳石為例,他們同時有自家的電商平台以及其他商城的通路:
在 momo 的店面上面也附加了許多 momo 自己的促銷廣告。Medium、探路客以外的寫作平台給人的感受就像這樣 — — 一個附屬於平台內的作者。 本文站在公司網誌作者和讀者的角度評論了幾個新的寫作平台的版面特色,然而實際上還有更多的面向可以對它們做比較,包括寫作介面的 UX、功能面的比較等,這些面向在不同的作者心中都各自佔有不同的比重,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也在選擇寫作平台的您有幫助,感謝您的閱讀。